秋田縣大館市的文化遺產

探究大館的歷史

烤米棒

烤米棒

「米棒」的起源有多個說法,但最廣為人知的是源自深入深山狩獵的又鬼。他們將米飯搗碎捏在木棒上,形成一支支米棒,奉獻給山神。另一說法,則是自給自足的祖先們,在秋田農作業完結時,將大米、味增和雞肉等一同炭燒,搗爛剩飯、燒成米棒,留待日後食用。

莫論烤米棒的發源地到底是何處,農民每年農作業完結時,為感謝過去一年的收穫,無論是富貴人家或平民百姓,必定會一家團圓吃「米棒鍋」,這也變成大館地區的習俗。

古代文獻

「米棒」一詞是在距今220年前的菅江真澄遊覧記(1794年)裡第一次出現,而「米棒鍋」則是在1865年的阿仁前田俳句詩人庄司唫風的「郡方勤中日記」中出現,由此可見米棒鍋至少150年前已經成為秋田縣北部的菜餚。從其他文獻得知,由幕末至明治時期起,米棒鍋已是一般家常料理。

米棒會文化

在大館,秋季的農作業完結,收成新米時,大家也會說「開米棒會吧」以代替打招呼。「米棒會」就是大家一邊吃著米棒鍋,一邊喝酒。在這個季節,就算宴會上沒有米棒,大家還是會稱之為「米棒會」,由此證明這道菜在民眾心目中有多重要。

婚禮聚餐、節日等親友聚集時,大家都會準備「米棒鍋」以迎接重要的客人、朋友、歸省的孩子。「米棒鍋」是象徵著大館人熱情待客的料理,久未歸家的人只有在品嚐到「米棒鍋」,才會覺得像是真正回到家裡。

正宗大館米棒鍋的自豪

大館人對「米棒鍋」非常引以自豪,現在全國各地都可以吃得到米棒鍋,但都比不上大館的味道。為了確保味道,定下「正宗大館米棒鍋標準」,用上有天然紀念物「比內雞」血統的「比內地雞」等當地食材,對食譜有非常嚴格的規定。

民眾抱著這樣的熱情開始舉行「正宗大館米棒鍋祭」,2016年已經是第43屆,現在是每年都在大館樹海巨蛋裡舉行的大型活動,籍著活動讓全國人民知道大館的味道,在這裡吃過一次米棒鍋的人必定會再回來,大家每年都抱著熱情去款待來賓。

*無論是跟從食譜,或是各家庭的祖傳味道,全都是故鄉的味道,所以都可以認定為「正宗大館米棒鍋」。

參考文獻

  • 1794年的菅江真澄遊覧記「內在深處」:將米飯插入纖幼的木棒,成為「烤米棒」
  • “1834年長谷川伊右衛門的「天保飢饉見聞記」:「反甫」是將米飯搗爛,插在長木串上,握住木棒在爐火上烤,並塗上味增,烤乾後即可食用。校對:松橋榮信”
  • 1864年而井田一關的文書「日監」:「米棒雞和牛蒡予之扇田病人」
  • 1865年12月30日阿仁前田俳句詩人庄司唫風「郡方勤中日記」:宅中予賓客米棒鍋。
  • 1887年12月1日小野儀助日記:那夜,大町的吳服店內家主「吃了大量烤雞、米棒」。
  • 「日本美之再發見」一書內記載,德國建築家1936年2月拜訪秋田市時,在川反「獲招待著名的米棒鍋」,由此可見這時候米棒鍋已成為縣內著名的料理。

CATEGORIES

大館的傳統文化